一、历史沿革:
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图书馆随着学校的几度合并、升格、易名,逐步地得到发展。1973年,图书馆初具规模。1985年,独立的图书馆馆舍的落成标志着衡阳师专图书馆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成为当时湘南地区最大的图书馆。1999年,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衡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衡阳师范学院。2001年,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并入学院。图书馆的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2002年,学院扩建馆舍10100㎡,总建筑面积16469㎡。随着学院的快速发展,2006年至2016年,学校工作中心逐渐移至东校区,图书馆先后在文科楼、学生公寓和新食堂开辟多个临时场馆,增加面积5000余平方米。2022年,东校区新图书馆正式建成使用,建筑面积36500㎡。至此,东、西校区各有独立馆舍,总面积52969㎡。
二、基本情况:
我校图书馆馆舍分设东、西两个校区。西校区图书馆设有开架书库、阅览室、藏书库等20余个。东校区图书馆各类开放场馆43个,其中藏借阅一体室9个,分别为文学类2个、社会科学类4个、自然科学类2个、艺术类1个;设有阅览室3个,分别为电子阅览室2个、报刊阅览室1个;设有创客空间1个、研修室15个、自修室3个。另有集成密集书库1个、藏书库3个。
图书馆现有在职员工41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14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3人,专科学历8人。馆部建制为正处级,实行馆长负责制。设正、副馆长各1名,党总支书记1名。全馆设办公室、采编部、信息服务部、阅读推广部、读者服务中心、西校区文献管理部、东校区文献管理部等七个部(室)。各部设部主任1名,管理本部事务,直接对馆长负责。充分体现了广泛民主和高度集中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三、馆藏资源:
图书馆馆藏丰富,特色鲜明。截至2021年12月底,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213万余册,其中包括极具研究和收藏价值的古籍及完整的地方志文献3万余册、中外文报刊合订本13 万余册。现已形成了以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为主、基础学科文献为重、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等多学科文献有效支撑的馆藏文献基础体系,能满足我校所有学科门类和本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求。中外文数据库55个(含共享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库26个),全面覆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的各个学科。特别是CNKI、EBSCO、维普期刊等综合性数据库,教学科研的需求量较大,使用率较高。此外,还有泰克贝斯师范教育库、IT教育库、EPS统计数据库等专题学科数据库,契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多种类的数字资源建设体系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四、办馆理念: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突出特色,优质服务。
目前,图书馆根据新时期教学科研的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立足于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加强自身各项建设,为适应新时期图书馆发展要求和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的需要进行积极探索,以传承文明、培育新人为已任,致力打造成为学校的“学习、学术、文化、育人、服务、展示”中心。